2月26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GDP总量的9.6%。
数据透露出,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经济增速近年来首次低于8%,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
增速明显放缓
相比于“十一五”时期年均13.5%的增速,海洋经济出现增速明显放缓的趋稳态势
虽然2012年海洋经济7.9%的增速仍略高于7.8%的GDP增速,但相比于“十一五”时期年均13.5%的增速,我国海洋经济已经出现增速明显放缓的趋稳态势。
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副司长于建分析认为,我国的海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高度相关,2012年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影响突出,导致增速放缓。但增速放缓也是一种积极调整,对提升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有积极作用。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已逐步形成规模,但海洋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集中凸显,如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显露,产能过剩和低质化并存,产业布局和沿海开发导致的陆海空间矛盾日益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由单一性向复合型发展等。
纵观2012年我国海洋经济全局,可以说结构调整有所进展。从2012年海洋经济结构来看,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45.9%、48.8%,与2011年相比,二产比重降低、三产比重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2年海洋经济的另一亮点在于,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有新突破。海洋领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如“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深载人深潜任务,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等。于建认为,这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结构有待升级
虽然增速依然不低,但新兴产业总量较小,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不高
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然而,受国际油价波动、国内经济增速减缓、油气生产调整和产能控制等多重因素影响,海洋油气业尽管全年实现增加值1570亿元,但比上年减少8.7%,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受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海洋船舶工业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速同样出现负增长,比上年减少1.1%。
从海洋产业结构看,虽然近年来海洋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2年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保持13%以上的增速,但海洋新兴产业总量仍然较小,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
2012年,占据我国海洋产业前3位的门类仍是传统产业,滨海旅游业占33.9%、海洋交通运输业占23.3%、海洋渔业占17.8%。
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何广顺看来,当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用“两同两多两少”、“三重三轻”来概括,即产业同质同构化,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高能耗产业多低碳型产业少,重近岸轻远海、重速度轻效益、重资源开发轻生态环保。
此前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海洋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进展的阶段性目标,2015年增加值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国家海洋局正在研究制订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以推进海洋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格局仍需优化
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且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优势互补格局尚未形成
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海洋经济圈初步成型,2012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九成。
其中,环渤海地区继续领跑海洋经济,海洋生产总值1807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544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8%,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002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然而,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201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广西、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尚处于百亿元级,加在一起的总量赶不上广东的五分之一。”何广顺说。
此外,各地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趋同,优势互补格局尚未形成。何广顺说,当前,沿海省份海洋经济的发展冲动十分强烈,往往抢着上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将积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根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空间开发格局。
据了解,国务院先后批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从国家到地方规划的引导,将有利于我国海洋经济的区域布局优化和调整。”于建说。
(本文章摘自2月27日《经济日报》 作者:鲍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