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2012年11月25号,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去世后,在沈阳,有数万人自发为他送行,在全国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为他流泪。我们的记者采访了他的亲人、同事和朋友,我们检索了罗阳生前所留下的不多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在其中我们找不到豪言壮语,但我们却收获了一份深深的感动。 尽管罗阳回家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母子俩手拉手在这个院子里散步的情景,令邻居阿姨们特别羡慕。在这里,没人知道这个被母亲和阿姨们叫做“阳阳”的人是做什么的,即使是罗妈妈,也仅仅知道儿子在沈飞工作,工作很忙。 罗妈妈住了20多年的这套房子是罗阳父亲单位的,77岁的她至今住在5楼,下一趟楼并不轻松。其实,罗阳自己住的房子也是这样的。11月29日,当罗阳的女儿捧着父亲的遗像走出这栋旧楼时,很多人才知道罗阳原来已经在这里住了14年。 罗阳生前每次离开,罗妈妈也一定会这样挥手和儿子告别,只是如今在楼底下,从此少了那个同样挥手的儿子。 一方面是保密的缘故,一方面是罗阳的低调,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瘦弱朴素的老人的儿子,掌管着一家年产值上百亿的大企业,是航空报国金奖的获得者。在母亲面前静静转身而去之后,罗阳常常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激情震撼的场景。 这样的试飞场景,是罗阳近年来的工作常态。 一次次试飞,一次次调整,从人员安排到设备更新,重大问题都要罗阳拍板。很少有人知道,罗阳是中航工业沈飞历史上承担型号最多的现场总指挥。 作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的研制完全是从零开始,当外界还在揣测中国有没有能力研制舰载机的时候,歼-15完成了首飞,当外界推测中国至少还要数年才能完成战机上舰的时候,歼-15成功着舰。 罗阳走了,当承载着国人骄傲和希望的战机呼啸着冲向蓝天,飞向那一片深蓝的时候,罗阳走了,我们无法请英雄停下脚步,再畅谈一下他的感想。事实上,在罗阳生前留下的影像资料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豪言壮语,只找到了这样一段,他说起了常年保守着机密默默奉献的航空人的亲属,在一个新机型解密之后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