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个字,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全部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和“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对此,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关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以及纪律建设中新的表述尤为引人注目,“党的十九大之后,党将把纪律建设作为正风肃纪下一步要抓的重点。我觉得这是值得关注的”。
中央八项规定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抓铁有痕。下面这组数字更是“一针见血”:
截至今年8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4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万人;
全国“三公”经费支出实现“四连降”,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2012年下降35%;
狠刹公款吃喝风,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公款吃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16年地方政府公务接待费用比2012年减少411.27亿元,降幅达到64.7%。
“可以说,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改变了中国。”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说,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等腐败奢靡现象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社会风气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乃至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于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改变中国的说法,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认为“是符合事实的”,“八项规定在一开始是中央对中央政治局委员所做的要求,在这5年发展过程中,我们都清楚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范围。老百姓都知道八项规定,尽管可能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内容,但是都知道八项规定管党的作风、管大吃大喝等,足见其影响力”。
在戴焰军看来,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其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执政党党内的作风建设对整个社会各方面都有影响。老百姓都看着我们,党内的作风建设如何、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对社会风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党内刹住了吃喝风,社会上整个风气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过去,有些地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讲排场,如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实际上是我们党自身影响力的体现”。
“第二,八项规定能起到如此明显的作用,是因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这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做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抓住当时大家非常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下子就把党的作风抓起来了,把整个社会风气一下子带起来了。”戴焰军说,老百姓看待党的时候,他所直观看到的是作风。党性是内在的东西,作风就像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言行举止。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老百姓看到党有良好的作风建设,才能真正团结在党的周围、跟党走。
对此同样持肯定态度的庄德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八项规定等正风肃纪的措施对于改变中国最大的意义就是以小见大,“从一个规定、从一个小的违规违纪问题为切入口来推动整个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因为它切中了当前的问题,切准了政治生态的症结,并且可以说是切中了少数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八项规定虽小,但是其政治境界高。从开始推行八项规定时,我们就站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开展这项工作。从高处和远处着手,以小处为切入口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
铲除滋生特权思想土壤
正是因为八项规定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影响,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对此,庄德水向记者分析说,首先,执行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已经开展了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何实现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长效化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我们追求的是公平正义,而特权则是公正的反面。十九大报告中的“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的“坚决”二字激荡人心。
在高波看来,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掐住了解决“四风”问题的命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根子都在思想上。因此,应在提升“不想”的内在自觉上下足功夫,促使党员干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
“经过初步观察,我们认为特权是违反八项规定和滋生‘四风’的根源。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已经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触犯八项规定的红线?就是因为他们在思想深处还存在特权思想。”庄德水向记者分析说。
对此,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也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无疑是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的强化和发展。某些地区、领域、部门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仍时有发生,是因为某些领导干部在思想层面还存在特权思想。这些难以治愈的典型问题,其本质都是一种特权现象。因此,此次提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也是下一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新领域。
此外,庄德水向记者提出,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纪律建设的相关阐述也是一个重点,“现在把纪律建设作为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应该说提升了正风肃纪在整个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我们现在正风正什么风,就是正特权的风,肃纪就是我们的纪律建设,通过这些工作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机制
“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对于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不少专家都“情有独钟”,在记者尚未提问的情况下,他们便作出了重点分析。
“过去只有党委拥有处分权限,这项新举措意味着解决了当前有些党组织在处理党员领导干部时的一个困境,强化了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机制。”李永忠说。
对此,庄德水分析说,这是一个关于纪检工作操作中的问题。“举个例子,拿教育领域来说,比如北京市某高校的校长出了问题,谁来管?按照现在的规定,只能由北京市的纪委来处理,因为教育部党组没有纪律处分权力。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这一表述,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教育部党组可以直接对其所管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进行处分,而没有必要由北京市纪委进行处分。这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强化了监督执纪的作用”。
按照庄德水的分析,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上述措施的落实并不存在难题,只要出台具体规则制度即可。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在庄德水看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这句话一直在提,已经成为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语。“我们现在加强纪律的执行,包括让领导干部守住纪律的红线。从目前腐败案件发生的情况看,个别领导干部从一开始就触犯了纪律的红线。如果监督执纪不到位,个别领导干部就会从小的违纪问题变成大的违法问题。所以,我们希望领导干部能够从内心深处树立纪律意识,在行为上形成纪律约束,从而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工作格局”。
如何让党员干部认识和适应这样一种工作生活状态?庄德水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难题。“一个方面是要保持高压反腐的态势和纪律反腐的严肃性,使领导干部形成行为上的约束和自觉;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醒教育领导干部,所以要开展纪律教育活动。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督监管,对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原来,有些方面没有法规制度,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现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不断深化,党内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毫无疑问对党员形成了约束。”戴焰军认为,这种约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党员要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保护党员。明确哪些红线不能踩、哪些雷区不能闯,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这无疑为避免干部犯错误设置了一道屏障。
戴焰军说,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这种约束的意义。统一的纪律、统一的约束可以保证党在整体上保持自身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随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还会有更多的约束体现出来。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记者 赵丽)
|